伴随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国慢性病发病人数快速上升,如何解决庞大的慢性病人群的医疗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慢性病病程长、分布广、费用贵、致残致死率高。其致死率占到我国总死亡的85%,导致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70%,是群众因病致贫、返贫的重要原因,若不及时有效控制,将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目前,全社会对慢性病严重危害普遍认识不足,慢性病防控知识知晓率偏低,在防治方面普遍存在被动应对问题,由此导致有限的卫生资源和经费大都集中应用到慢性病的后期治疗和康复上,花费高、效率低,实际效果不能令人满意。如何破解这一全社会高度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呢?自2012年起,由我市卫生局主导,在全市城乡建设了100个以知名专家个人姓名命名的集防病知识讲座、防治措施指导、疾病筛查等功能为一体的“
健康小屋”,由他们带头深入基层进行健康教育和指导,引导群众自主参与健康管理,从而实现了“未病先防”。
“
健康小屋”引导群众自主参与健康管理
“
健康小屋”坚持“三突出”的原则,即突出公益性、突出预防性、突出中西医结合,特别是普及中医知识。“她”免费为居民讲授慢性病防治知识,宣传健康生活理念,指导居民科学运动,使群众自主参与健康管理。
为使“
健康小屋”真正发挥作用,我们科学合理制定“小屋”活动内容:
1.构建双向转诊平台,促进病源合理分流转诊
“小屋”通过健康宣讲、健康指导、健康咨询和建立健康档案等多种途径,了解辖区内居民的健康情况,进行早期筛查;医务人员以健康档案的形式对筛查对象进行随访登记、复诊,对诊查数据统计存档。发现已经是疾病患者的,则建议患者到医院就诊治疗,可以在基层解决的患者则留在基层医疗机构,不能解决的则转诊到二级以上医院,实行双向转诊,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病源的合理分流。发现是亚健康人群,则建议用中医理疗方式调养,通过食疗、药疗及运动疗法,以及采取合理膳食与科学运动,降低发病率,逐步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诊疗保健格局。
2.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咨询
“
健康小屋”配有简单的身体检测仪,如体重秤、血压计、听诊器、血糖仪等,前来参加健康教育和咨询的居民可以享受基础的免费体检;建立居民个人健康档案,详细记录身体各项观测指标,为居民进行健康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健康理疗计划,并跟踪回访,力图发现经过健康教育和指导之后,居民在生活方式、健康观念上的变化,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身体和病征的变化,为后续研究积累资料和数据。
3.提供健康咨询和教育,进行健康指导和干预
“未病先防”是在现有国情基础上有效解决中国卫生问题的唯一选择。“
健康小屋”陈列慢性病宣传手册,免费向群众发放;采取“大专家、小范围、面对面”的健康咨询和教育方式,医生与群众面对面互相问答,及时解决疑难问题;对群众进行慢性病防控的宣传教育,指导群众合理膳食、科学用药、适当运动,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把慢性病防治关口前移;对百姓的生活方式进行有效干预和引导,改变传统的轻预防、重治疗观念,指导群众合理膳食、科学用药、适当运动,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也大大提升了慢性病患者防控疾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实现自己的健康自己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