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小屋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完善?
1.
健康小屋是社区健康教育重要场所,能利用多种途径进行健康指导除健康指标监测和慢性病管理外,健康教育无疑是
健康小屋的另一项重要功能。有文献指出,以往的健康教育基本是通过宣传员或卫生员或平面纸质媒体进行单一宣传,流于形式缺乏居民积极参与、配合及反馈,宣传效果不理想。
健康小屋则是主动邀请患者或居民共同参与,进行疾病的自我参与、自我管理,且能够做到根据全科医生的要求进行定期随访、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干预、即时指导和实时追踪。有些地方还利用
健康小屋开展同伴教育等集体活动,如上海闸北区
健康小屋,每天按照肿瘤、糖尿病沙龙等专题开展同伴教育。本研究发现,92.90%的
健康小屋通过各种形式对来检测的居民进行健康教育,尤其是80.79%的
健康小屋能根据居民的检测结果实时进行面对面交流,这对于保证健康教育的效果有重要的意义。
2.
健康小屋医护人员的配备不足,应加以改进本研究发现,全国超过三分之一的
健康小屋没有配备医护人员,近一半没有配备医生,六成没有配备护士。有文献指出,
健康小屋虽然是以居民主动参与作为其特点,但其中的设备使用和维护大部分都需要医务人员指导;更重要的是,居民检测后的结果需要医务人员解释和指导,这样不仅可以及时普及健康知识,指导居民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也可避免居民对结果错误理解造成的恐慌和压力。另据杭州的一项调查显示,近一半的居民认为
健康小屋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医务人员健康指导干预,75%的居民认为
健康小屋应该配备的服务人员是全科医生。因此,建议各地应创造条件在
健康小屋配备医护人员,对居民进行健康指导。
3.部分
健康小屋的开放时间和空间面积不够合理,需进一步改善从开放时间看,大部分
健康小屋都是在工作日开放,而在周末开放的不足一半,这可能与
健康小屋的设置地点和工作人员的上班时间有关系。但是,大部分居民尤其是上班族只有周末有时间,因此需要各地积极创造条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延长开放时间。从空间独立性看,依然有18.37%没有独立的空间,而是与其他功能区共用空间,这势必影响
健康小屋的作用发挥,也会对共用的其他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保证空间独立是发挥
健康小屋作用重要的因素,各地卫生部门应予以重视,创造条件保障居民健康。
4.
健康小屋的服务流程比较科学,但仍需进一步完善对于
健康小屋的服务流程,很多地方积极探索出适合当地的模式,如上海市闵行区
健康小屋,每天安排医务人员与志愿者一起指导居民检测,居民只需刷“健康卡”即可免费检测,检测后打印“
健康小屋自检报告单”,由专职人员对各项指标测量值进行评估分析,并提出建议。综合全国大部分地区比较成熟的
健康小屋服务模式,概括起来主要有六个步骤:悬挂指标范围、登记居民信息、引导居民检测、打印检测报告、进行健康教育、更新健康档案,但六个流程全部都进行的只有17.15%的
健康小屋。